咨询电话:010-60700691

记者调查: “防伪标识”为何不防伪?

防伪标签 发布时间:2024-05-26 16:41:14 1来源:必发888官网登录

  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防伪标识是鉴别商品真伪的“试金石”,是消费的人区分产品真伪的重要标识,然而近日有调查显示,当前的防伪标识市场,可谓乱象频仍。今年以来,广西、湖南、江苏、安徽、广东等地查获多起制售假货的案件,涉案金额动辄逾亿元,在这些案件,大量的假冒防伪标识扮演了重要角色。

  记者发现,市面上流通的这些假冒防伪标识几乎是公开交易。在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只要输入“防赝品标签”等关键词,便能搜索数千家卖家提供防伪标识印制服务,在一些小作坊,假冒的防伪标识可以随便印制,论斤买卖,其中不少难辨真伪。以至于很多看似贴着“防伪标识”的假冒商品,轻松地出现在了市场上,迷了消费者的眼。

  前几天,漳州市民林小姐,在一电子商务平台上,花了近两千元,购买了三斤有着百年品牌的特级明前龙井,准备送给公公喝,收到货后,看到包装、商标、防伪标识都和自己以前买的差不多,但第二天,公公就打来了电话说都不对劲,林小姐找出以前在专卖店买的茶叶旧盒子比对后感觉自己真的被骗了:“那包装盒,基本都是一模一样的,就是颜色深了一点,防伪标识也一模一样,不过颜色很单调,不像真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是七彩颜色的,撕开后里面印的编码也没有很好的方法验证。”

  和林小姐一样,陈小姐自从在网购平台上买到几次高仿日化品后,如今,家里的洗护用品,她都在实体店买:“上次买的“海飞丝”洗发水就是假的,因为洗后发质很差,你看假的洗发水瓶盖上也有贴圆形的防伪标识,几乎和真的包装上的一模一样,上面也写着防伪查询网站的网址和查询电话,还有序列号验证码,你普通人根本很难分辨真的还是假的,我还扫了假冒的瓶子上的条形码,也能显示出商品简介,销售价格等,但你洗了就是和以前用的不同,后来工商开展活动,我拿去鉴别,说是假的。”此后,陈小姐才留意到,在新闻报道中,不仅名牌日化品、烟酒,就连自己爱吃的阳澄湖大闸蟹,也是被假冒的重灾区,原本背壳上用激光镭射印上的“阳澄湖”字样,已不能够确保产品的真伪了。“假冒的防伪标识都是论斤卖的,几十块,几百块就能卖到上万张,而且据说不仅有假的防伪标识,据说还有真的防伪标识。你说让我以后怎么相信?”

  记者了解到,目前,执法人员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大多都带有防伪标识,而且有些标识仿制得惟妙惟肖、甚至连专业技术人员都要仔细辨别才能分出真假。

  假冒的防伪标识不仅对消费的人有影响,对于商超超市小卖店的经销商影响也很大,进货一旦遇到假货很可能损失惨重。

  黄先生在市区经营着一家便利店,他和记者说前几年在他起步开店的时候防伪商标、防伪标识之类的还是挺可靠的,可是现在渐渐发现这防伪的标识本身也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现在防冒的越来越真了,现在市面上也存在着看过去是防伪标识,都识别不出来的也有啊。”

  但是对他们销售商来说进货的时候从来都不能只看防伪标识来辨别商品的真假。他们还得查看其它的一些资料、文件:“这样的一个东西要它的三项防伪都成立它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防伪只是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防伪标识,你是要有的。你这样的一个东西的检测报告,比如一些贵重东西的流通单,我们都是要看他的进货渠道的。你比如说这个贵州茅台要有本贵州出产产家提供的检测报告。说明厂家有跟你这个经销商在合作。”

  黄先生坦言,对于进货商来说防伪标识很重要,但它并不是识别商品真假的唯一渠道。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更依赖于通过这一些防伪标识来辨别商品的真伪:“那消费者没办法了,消费者买一瓶酒怎会是还叫别人提供一大堆的材料给你。这个反正真真假假很乱。监管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从始至终严厉的下来都好办。对这种造假的行为要严厉的处置,那谁都不敢造假。”

  常年售卖各类酒品的王大哥也和记者说,他们现在根本都不在乎有没有防伪标志,进货时只要认准了几个证件就可以了。“我们现在都不看防伪标识,我们都看酒类的随货单和三证,没有三证谁也不要。”

  目前我国涉及防伪行业监管的有质检、工商、公安等诸多部门,“查假打假”一直是这些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那么对于假冒防伪标识的出现,监督执法人员是怎么样分辨查假打假的呢?

  一直以来,防伪码都是消费的人辨识产品真伪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近段时间以来,防伪码却成为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帮凶”,让不少消费者大呼“防不胜防”。一般消费的人都只会注意商标处等比较显眼地方的防伪标识,记者正常采访了解到,现在商标防伪标识造假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蚌埠工商质监局经检局执法三科丁成介绍:“主要是日用消费品,酒类呀,食品,服装鞋帽,销售量大,有的是一次性产品,几百块钱做一个防伪商标这样的一种情况的有。”

  对于如何分辨防伪码真假,丁成表示,很多假防伪码仿真度很高,一般消费者很难有一双“火眼金睛”分辨出其中的真假。“但是从我们专业执法角度来看,像这种防伪已经更新换代了,正常的情况下,现在造假分子他们做的防伪一般的成本是在万元级以上,我们有些大的品牌商家他们做的防伪,它的门槛就比较高,你比如讲有的酒类,他印的商标的防伪,起步就在百万级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造假者造这种商标的假,可能性就比较小,而造假者怎么造假呢,他们往往回收产品的外壳,直接装假的产品进去,不动商品的外壳,这样一个时间段,消费者就要注意商品的密封性,完整性好不好来鉴别了。”

  工商质监局工作人员工商记者,很多企业商品附加值中占比大的就包括防伪技术,但是似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者不惜花大力气在防伪上做文章,蚌埠工商质监局近期就查处了几例类似的案件。丁成介绍:“我们在市场监管中,的的确确遇到一种产品真假难辨的这种情况, 多重防伪,一瓶酒的防伪一般的情况下能达到4到5处,防伪在一个阶段是在一直在变化中,正常的情况下,在半年中都会有细微的变化,两年左右肯定要有一次重新排版,这个防伪应该讲是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记者通过走访安徽一些超市卖场后发现:由于现如今消费的人都习惯了逛超市买东西,出于对大超市大卖场的信任,很少有人会关注到所购商品的防伪标识,更别提会去主动鉴别。大家关心的只有价格和质量。采访中,有市民甚至表示:平时买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验证防伪标识还会真是个麻烦事。

  安徽马鞍山农工商超市经理陆剑鸣说,不仅是市民对防伪标志摸不着头脑,相当一部分企业对防伪标志也是掉以轻心。“我们超市在商品进货过程中,商品要进行一系列审核。着重一些大品牌、大厂家的引进。我们在采购过程中发现:企业着重还是宣传他们产品的质量、价格、款式,但是对防伪工作没有详谈。我们感觉生产企业对防伪的意识不够。”

  此外,花了钱的人防伪标志的注意力,还仅仅存在于一些高档商品上面,对于普通商品,往往漠不关心,这也造成了大量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玩猫腻:“举例来说有顾客来买瓶五粮液就会注重防伪标志,看看真假,甚至有时会打上面的400电话。但是在买一条毛巾的时候,可能会着重于价格和款式、面料,就算上面贴了防赝品标签,他也不一定会重视。”

  4月26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近年来,进入公众视野的知识产权案件增多,影响也很大。各地调查发现,互联网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比例逐年上升,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难在哪里?知识产权保护离我们有多远?对此记者做了调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要求以智能马桶盖等为重点,提升消费品质量。最重要的包含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家具等8大类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

  近些年,各地频发“天价急救”事件,给急救车原本的公益属性蒙上了灰尘。究其根本,收费标准缺失无疑是主因之一。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卫计委以及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了北京院前急救有关项目价格的通知:从5月1号开始,北京救护车计价里程按照实际载客里程计算,以计价器显示里程为准,无计价器的救护车辆不得收取救护车使用费,救护车收费乱象有望得到一定的改善。

上一篇:防伪标识这样被伪造(微调查)
下一篇:【48812】防赝品标签 怎样样分辩防赝品标签的真假?

微信咨询

lovenihao201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