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60700691

微小的晶体薄膜能让夜视成为现实

行业案例 发布时间:2024-06-21 17:58:10 1来源:必发888官网登录

  对于看过很多动作片或者玩过《使命召唤》的人来说,一定不会对这样的景象感到陌生:在一个幽灵般绿色的画面中,看不见的物体变得可见。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一台夜视仪问世以来,这项技术就引发了大众的想象。夜视镜、红外摄像机和其它类似的设备能检测从物体反射的红外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检测物体因为含有热量而发出的红外光。如今,这些设备不仅被军方普遍的使用,还被执法和紧急服务、安全和监控行业、猎人和露营爱好者普遍的使用。但当前的技术并非没问题。商用红外摄像机阻挡可见光,干扰了正常的视野,这种装置体积非常庞大且笨重,需要冷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低温冷却)才能工作。

  Rocio Camacho Morales在光学实验室。 Jamie Kidston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者供图我们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利用超薄的纳米晶体层使红外光变得可见,解决了当前设备长期存在的许多问题。该研究发表在《先进光子学》(Advanced Photonics)期刊上。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制造一种可放置在眼镜或其他镜片上的轻质薄膜层,由一个微型内置激光器驱动,使人们在黑暗中也能看见东西。传统的红外探测商用红外摄像机将红外光转换为电信号,然后显示在显示屏上。由于红外光的能量和频率较低,因此它们需要低温才能运行。这使得传统的红外探测器体积非常庞大且笨重——一些安全人员报告说,由于常常使用夜视镜,造成了慢性颈部损伤。当前技术的另一个缺点是它阻碍了可见光的传输,从而扰乱了正常的视觉。在某些情况下,红外图像可以被发送到显示器,而不影响正常的视觉。然而,当用户在移动时,这种解决方案并不可行。全光替代方案还有一些不涉及电信号的全光替代方案。在这些方案中,仪器能直接将红外光转化为可见光从而被被眼睛或照相机识别。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一种被称为“非线性晶体”的材料中,将入射的红外光与一束强光源(一束激光束)相结合,然后晶体发出可见光谱的光。然而,非线性晶体体积非常庞大,价格昂贵,而且只能探测到红外波段较窄的光。我们的工作完善了这种全光方法。我们用精心设计的纳米晶层来代替非线性晶体。这些纳米晶层被称为“超表面”,它们是超薄、超轻,能够最终靠调整来控制通过它们的光的颜色或频率。这使得超表面成为将红外光子转换为可见光的着迷的平台。重要的是,透明的超表面能轻松实现红外成像,同时允许正常视觉。我们的团队开始展示超表面的红外成像。我们设计了一个由数百个半导体砷化镓制成的极其微小的晶体天线组成的超表面。这个超表面被设计成在一定的红外频率、激光频率和可见光输出下通过共振放大光。然后我们制造了超表面并将其转移到透明玻璃上,在玻璃表明产生一层纳米晶体。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了用于使红外光可见的超表面的纳米晶体结构。Mohsen Rahmani/南洋理工大学,作者供图为了测试我们的超表面,我们用目标的红外图像照亮它,看到红外图像被转换成可见的绿色图像。我们对不同位置的目标以及没有一点目标进行了测试——这样做才能够看到超表面本身的绿色发光。在获得的图像中,深色条纹对应的是红外目标,被绿色可见发射物包围。尽管红外图像的不同部分被转移到了超表面的独立纳米晶体上,但图像在可见光下得到了很好的再现。

上一篇:三维紫外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解析
下一篇:百元新钞的三大变化:正面被称“土豪金”

微信咨询

lovenihao201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